三千九百九十章 机载反卫星武器?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助推段,导弹速度相对较慢,但处于大气层内,周围有火箭发动机产生的高温羽流,会对激光束造成严重干扰;在中段,导弹飞行高度高、速度快,且可能释放诱饵弹等干扰物;末段,导弹再入大气层,速度极高且会产生黑障现象,导致目标探测和跟踪难度大增。

    针对这些复杂情况,我们一方面要提升激光炮的功率和能量输出,确保在远距离上也能对导弹造成有效毁伤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要研发多波段的探测系统,综合利用光学、红外、雷达等多种手段,在不同阶段对弹道导弹进行全方位的探测和跟踪,同时采用智能识别算法,区分真假目标,确保激光炮能够准确命中真正的威胁。”

    “从装备搭载角度来看,将激光炮集成到高空飞机上,飞机的飞行性能和载荷能力也面临考验。为了保证飞机能够在高空稳定飞行并为激光炮提供足够的电力,需要对飞机的动力系统、机体结构进行大幅优化。

    同时,要设计高效的散热和能量管理系统,确保激光炮在连续发射过程中不会因为过热而影响性能。

    目前,我们的团队已经在相关技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,通过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,在部份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,但距离实现实用化的机载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激光炮系统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预计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攻关。”

    听完吴浩的讲述,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,旋即又被热烈的讨论声所打破。

    那位白发苍苍的周老目光中满是感慨,率先发言:“小吴,你们团队所面临的挑战确实艰巨无比,但你们所展现出的技术思路和探索精神,实在令人钦佩。

    从对卫星轨道数据的精确获取,到对弹道导弹全阶段的探测跟踪,每一项都是世界级的难题。

    但一旦成功攻克,那将极大提升我国在战略防御领域的实力,真正实现御敌于千里之外。”

    一位从事光学研究的中年专家推了推眼镜,补充道:“吴总提到的根据大气状况动态调整激光束发射角度和能量,这对我们光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。

    我们需要研发更加精密的大气参数监测设备,实时反馈数据给激光发射系统。

    同时,在多波段探测系统中,光学部分的精度和灵敏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,以确保在复杂环境下能够准确捕捉目标。

    我认为我们可以和浩宇科技在这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,共同推进技术的突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